9月2日,长城汽车泰国罗勇新能源厂第一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 9月8日,比亚迪与WHA伟华集团大众有限公司签约,正式签署土地认购建厂协议。 此前,比亚迪与当地合作伙伴RVER在曼谷举行品牌发布会,宣布正式进军泰国轿车市场。
其他国家想进入也非常困难,要进入就会受到供应链的掣肘,产品也会被日系品牌包围。 如果全部依靠进口,运费关税又是很大的费用,可能直接影响产品的定价,最终无法打开市场。 德法美系车试图打开东南亚市场,但大部分以失败告终。
亮眼成绩的背后,是中国汽车企业对当地人需求的深刻洞察。 以经济发达的清迈为例,除皮卡外,使用最多的轿车是排量在1.5L左右的小型车,最常见的是丰田的Vios系列本田JAZZCITY前线。 就连在国内看不到的马自达2在泰国也相当受欢迎。 这个选择都是基于现实的想法。 根据:泰国官方数据,泰国人均月收入约为2700元。 在这样的收入水平下,车辆的价格耐用性和实用性是比各种酷炫技术更重要的考虑因素。
有了名爵3试水,上汽在泰国上市的首款纯电动车型MG ZS EV也采用了同样的思路。 虽然当时泰国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是一片空白,但MG ZS EV的定位是紧凑型纯电SUV,44.5kWh的电池组WLTP的综合续航距离为263km。 电热片Car play全景天窗一应俱全,E-NCAP碰撞测试为5颗星,还提供7年的不限里程保障,因此在泰国很受欢迎。
除了以价格为中心的高性价比战略外,本地化生产也是国内汽车企业不约而同的共识。 上汽爵士于2013年拥有第一家组装厂,之后与泰国正大集团合资成立上汽正大有限公司,投资100亿泰铢在春武里府建设智能化程度更高的第二工厂。 长城汽车收购泰国罗勇府汽车制造商和动力总成厂后,立即展开了智能改造升级。 9月8日,比亚迪也宣布将在罗勇买地建厂。
更重要的是,东南亚也是近十年碳排放年均增速最快的地区之一,据《东南亚能源展 望》预计,该地区碳排放将从2018年的14亿吨上升到2040年的近24亿吨。 因此,应对全球变暖,推进实现绿色出行的要求也推动了东南亚各国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和发展。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