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刘洋和蔡成功进入空间站的天河核心舱,正式开始为期6个月的在轨停留。如今,三名宇航员已经度过了三分之二的“太空之旅”。
宇航员的太空工作和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比如欢迎“新家”,建立居住环境。作为核心舱的备份,密封舱必须具备在载人环境中驻留的能力。因此,在返回舱就位后,航天员的主要工作就是设定返回舱的状态,检查生活设施,保证返回舱有可供航天员随时驻留的门槛。7月24日,天空实验舱与核心舱成功对接,中国航天员的“太空之家”正式升级扩容。7月25日,“神十四”乘组成功打开实验舱舱门,正式进驻“新居”。用陈东的话说,“房子很大,有六个卧室,两个卫生间,一个健身房和一个储藏室……”
作为空间站的第一个实验舱,空间询问舱配备了多个科学实验柜,航天员需要与地面配合进行大量的空间科学实验。进入天空探索舱以来,“神舟十四号”乘组完成了平台仪器区和科学实验柜的解锁功能检测和设备安装。科学实验室机柜在轨开启后,以高等植物培养为代表的植物生长实验取得了阶段性进展。在去太空之前,蔡许哲带了一些植物种子。不久前,他在太空种植的西红柿也成功长出了幼苗。
在轨训练是航天员执行飞行任务的关键动作。空间站任务密集,要求更高。为了更好地保证各项任务的顺利实施,“神舟十四号”乘组进行了包括交会对接机械臂出舱活动应急救援医疗技能等训练项目的在轨操作训练,为后续出舱活动做好了充分准备。
繁忙的工作之后,为了保证身心健康和良好的状态,航天员每天都要在轨锻炼。太空舱为宇航员提供了更多的空间,“太空自行车”也被转移到了这里。只有身体健康,才能有工作的动力。
《人民日报》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