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前的婴儿潮,现在发展成了“退休热”。 公开数据显示,60后群体以平均每年2000万人的速度持续退休。
8月25日,人社部养老保险司负责人亻涛表示,2021年企业职工基本养老基金收入4.4万亿元,支出4.1万亿元,当期收支总体平衡,略有结余。 今年以来,基金仍维持稳定运行,上半年共筹集资金1240亿元,用于困难省份的养老金发放。 央行划转1.68万亿元国有资本充实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后,社会保障基金有超过2.6万亿元的战略储备。
“养老金按时全额支付也没有问题。 ”这是人社部出的精神安定丸。 但是,平均低于3000元的退休金,能维持退休后的生活水平不降低吗?
目前,我国养老重任主要由第一支柱承担。 据人社部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我国养老金第一支柱——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0.3亿人,规模6.8万亿元,占65.76%。 第二支柱企业养老金和职业养老金参保人数7200万人,养老金总规模3.54万亿元,占34.23%。 第三支柱商业养老保险规模4亿元,占0.01%。
2016年退休的李志,以前在一家大型央企工作,按月支付“企业养老金”。 退休六年来,他每月基本养老金7000元,加上企业养老金每月给他补充养老金1000元,计算起来,他退休每月实际收入8000元。
“职业养老金之所以执行得比较好,主要是因为职业养老金是强制性的缴纳,钱来自财政。 ”杨立雄一句话就道破了。
第三大支柱兼具风险保障和投资属性,只有少数有钱人参加吗?
《意见》规定,个人养老金“可以使用参保人员缴纳的个人养老金,到符合规定的金融机构或者依法合规委托的销售渠道购买金融产品”。
但杨立雄对此并不乐观。
延迟退休会给“往常的事情”创造更多的发展空间吗?
养老保险问题毕竟是一个社会问题,对于有能力的高知退休人员,很多人表示“总是在做一些事情”,以解决退休后养老金和退休前收入之间的差距。
张世贤从中国社会科学院退休已经五年了,退休后也没有空。 “我先退休后,现在也在做一些事情。 在清华大学等大学讲课,带一带研究生。 除了这部分带孩子回家的老人外,我身边许多退休的学者都在为社会做出贡献,实现自己的剩余价值。 ”
中国高知集团退休后“不休息”,对用人单位和个人都是有利的。 “对用人单位来说,不需要承担五险一金的社会成本,机构也愿意聘用这些人。 就个人而言,身体状况不错,可以实现价值。 这是两全其美的事情。 ”张世贤说。
“经常做某事不仅是谋生的手段,也是一种生活方式。 理论上,60岁还是劳动年龄人口。 面对即将到来的中度老龄化重度老龄化,是延迟退休还是阶段性延迟退休必须尽快出台。 ”张世贤说。
大多数国家的法定退休年龄是65岁,比如荷兰到2024年法定退休年龄上升到67岁意大利工作35年后可以全额领取养老金,女性60岁退休,男性65岁退休丹麦的退休年龄从65岁提高到69岁。 目前,瑞士法定退休年龄为女性64岁,男性65岁,最多可提前退休或延迟5年。捷克的退休年龄将逐步调整为65岁等。
截至2021年底,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2.67亿人。 据测算,“十二五”时期,60岁以上老年人口总量将突破3亿人,占比超过20%,进入中度老龄化阶段。 2035年左右,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突破4亿,所占比重将超过30%,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
为应对人口老龄化,2022年2月21日,国务院印发《“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规划》共39条涉及阶段性推迟法定退休年龄公办养老机构数量实施“子女网络订餐老人体体验服务”生活服务新业态规划布局10个左右高水平银发经济产业园区等多方面内容
“十二五”规划也明确,将逐步推迟法定退休年龄。
这意味着延迟退休离我们越来越近,延迟退休也将为“老事情”创造更多发展空间。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