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日百货几点关门,对Christmas的称呼?
台湾称"耶诞节"而不称"圣诞节",据说这典故是老蒋下令更名,而一直流传到今的!
本来天主教和基督教的教徒都称12月25日为圣诞节,而其实在所有除台湾以外的华文世界里,Christmas都是被称为"圣诞节",唯独台湾的称呼是"耶诞节"。
据说大约50年前、老蒋执政的时候,台湾政府部门正式发出公文,指示"圣诞节"应该"正名"为"耶诞节",也就是耶稣诞生的日子。
老蒋与蒋宋美龄在一起以后,成了基督徒,是属于美国的浸信会。虽然他是基督徒,但他还是下令更名圣诞。
原因呢?
这要称赞老蒋,他认为中华文化中圣人是至圣先师孔子、亚圣孟子,耶稣不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因此不能称为"圣"。好奇的是,不知道老蒋对于"武圣"关公的名声,有没有不同的意见。
反正,台湾从此以后都称为耶诞节了!
而12月25日是型线纪念日,这是纪念1947年实行《中华民国宪法》的行宪纪念日子,在2000年之前都还是所谓的"国定假日",也就是一定放假的日子。在还没有下令称为"耶诞节"之前,台湾的百货公司、西餐厅都会推出圣诞特价或者是圣诞特餐,连电影院也都会放映好莱坞为圣诞节档期特别拍摄的大片。改名以后,有些百货公司就变成了:行宪纪念日大特价了!
天主教和基督教这两个"基督宗教"的主流,在台湾都有相当长的传教历史,历经清、日以及国民政府3个时代,虽然都曾经受到限制或者打压,不过,12月25日的圣诞节或者是"耶诞节",基本是因为基督教、天主教而在台湾流传。
而在台湾即使不是天主教徒或者基督教徒,也可以到各地"欢乐耶诞"场地看"耶诞树"、听"耶诞音乐",用欢乐的方式庆祝这个曾经被下令叫做"耶诞节"的"圣诞节"。
*欢迎关注头条号、悟空问答号:台湾自由行。如果有任何关于去台湾旅游、自由行的问题,请在 悟空问答 提问,并指名邀请 台湾自由行 来回答!我们一定尽力给您最周全的答案!
你的企业现在怎么样了?
生意难做
如果你是一位三十岁的宝妈?
这个问题曾经一直困扰着我,通过漫长的时间累积过程,现在的我也有了四份收入。
一
我86年出生,初中学历,今年34岁,孩子四岁,没有任何一技之长。
我三十岁结婚,年底有了孩子,我就开始做起了全职妈妈,孩子也是我一个人带大的。
丈夫一个人赚钱还房贷,养活我们一家,钱得一分一分的数着花。
孩子多烧钱当过父母的都知道,我明明干着家里最累的工作,却得不到一句夸奖,但凡多花一分钱都是一场战争。
顾佳说,出了月子,顾佳就死了,活着的是许子言的妈妈。
有了孩子之后你就会发现,全世界都在转,只有妈妈的日子是围着孩子转的,完完全全脱离了原来的轨道。
当时我身边带孩子的都是孩子的奶奶,姥姥,我一个年轻人跟他们没有共同话题。
我儿子中午必须睡午觉,要不然晚上就会哭闹着不睡觉,所以我基本上哪里都不敢去。
我想认识新朋友,想赚钱,想学点新知识。我在17年的时候第一次知道了斜杠青年这个词,我当时很想做个斜杠妈妈,不耽误照顾孩子,多少能赚点钱贴补家用。
二
这四年里我学过理财,做过写作,学过视频,也学过彩铅课,手帐课,视频拍摄等等等等,很多线上免费,付费的课程。其中花费最高的是理财和写作课。
理财课学过基金,股票。写作课学过公众号,观点文,故事文,文案带货。这些课程里有几十的,也有几百,最高的将近3000块钱。
学这些课程的钱,有我的私房钱,也有我妈偷偷给我的零花钱。我也不想要我妈的钱,但是我真的是太缺钱了。
写作课程从17年开始学的,有兴趣的会报个名,等孩子睡着了,我在侧卧听课学习。
17年的公众号学习,18年学习写小说,19年学故事文,观点文,今年的文案带货,都没赚到钱。
三
写作这个东西是需要反馈的,没人反馈是很难坚持的。
17年学习写公众号的人现在只有我还在坚持着。
当初学故事文观点文的班级里都有将近三百人,从开始学习就赚到钱的,只有不到10个人。
剩下的人在课程结束后会有陆续上稿的,但是更多的人都放弃了。
我写过很多故事文,都被拒搞了,都说我写的没问题,但就是不收。一篇稿子从投稿开始,除去节假日要等待一个星期的时间。
我一篇稿子要投七八个号才会死心,七八个号投出去就是好几个月的时间,等待的日子就能摸索掉一个人所有的心力。
四
周国平说,写作不是为了改变世界,而是为了安顿自己。我不知道自己适合什么,但是我知道我喜欢写东西。
当我看到很多人在头条号赚到钱之后,我开始在头条发文章,发微头条。微头条只需要几百个字,我还因为写文章出了几个爆款,很快的过了千粉。
我很珍惜这个平台,我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在这个平台赚一点零花钱。
最主要的是你写的好与不好,大家会给你即使的反馈,能得到别人的认可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
我还发现了一个可以投稿的平台,发了几篇文章,我忽然觉得我在写作这条道路上有了新的方向。
四
我的四份收入有我工资的收入,每个月理财收入也有一点,投稿收入上个月有四百。
头条收益比较少,一天只有一两块钱,但是希望以后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多一点。
一.我觉得每个人的爱好和兴趣不一样,要想赚钱,还是从自己感兴趣的地方入手。
二.找到了自己的兴趣所在,剩下的就是坚持。我前四年在学习各种写作,看上去没有任何成效,但是我现在投稿的成功肯定与前四年的学习有关。
三.头条和抖音里有很多宝妈,她们看上去都很普通,但是她们却都有各自的闪光点。大家也不妨找找自己的闪光点。
四·现在有很多前期免费的引流课,大家可以去听听,学学,说不定就找到了自己的奋斗方向。
没有一技之长真的不可怕,我们愿意接受新鲜事物,愿意去学习,愿意给自己一次生命重启的机会。
希望2021年,大家都能有好的一年!
石家庄的发展史?
每一个城市都有着自己的历史和记忆
石家庄也不例外
公元1947年11月12日11时,
经过人民解放军六昼夜奋战,
华北重镇石家庄宣告解放。
2017年11月12日
是石家庄解放70周年纪念日
70年的跨度,
街道、商场、剧院、医院、学校……
早已改变了模样,
人的记忆远远追不上城市的变迁。
1944年时的大石桥
幸好,一张张照片还能将时间定格,
让过去的岁月以比较直观的形象留存。
华北烈士陵园前身胜利公园(日军神社),1948年朱德总司令视察石家庄,指示拆除日军神社,并提议在其旧址新建烈士陵园
曾经无数的老照片承载了几代人的回忆与追思,
70年的风雨历程,
石家庄都有着怎样的变化?
来和小编一起通过一张张照片
来回忆这座城市的风雨历程,
为您带来原汁原味的“庄里味道”!
交通出行篇
“火车拉来的城市”即将迎来第三大铁路客运站
1904年,正太铁路的修建,
使石家庄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村
发展成地区交通商贸枢纽,
现如今第三座铁路客运站即将迎来通车运营的时刻;
而曾经1600米长的中山路
也早已成为全长26公里的城市中轴线,
地铁1号线、3号线的开通已然
让“国际庄”迅速进入“地铁时代”。
早期石家庄火车站
作为一座火车拉来的城市,
石家庄的繁荣注定与火车站密不可分,
整个石家庄都几乎围绕着火车站来发展。
正太铁路管理局旧貌,旧址位于现车辆大厂游泳池处
2012年12月21日零时,
石家庄新火车站正式投入使用,
石家庄自此迎来“高铁时代”,
每天迎来送往八方旅客。
沿省会和平路和正在施工的307国道向东走,
过了昆仑大街,
在道路北侧一个长方形建筑拔地而起,
这就是即将投用的石家庄火车东站,
这将成省会第三大铁路客运站。
石家庄东站是石家庄到济南客运专线的中间站,
目前石济客专已进入联调联试阶段,
预计今年年底,
通过联调联试的石济客专将正式开通运营,
届时将沟通连接起京广高速铁路、
京沪高速铁路两大高速交通大动脉,
正式奠定石家庄高铁“十字路口”的铁路枢纽地位。
从石家庄东站,市民可以乘坐高铁到达
济南、青岛、南京、合肥、上海、福州等各大城市。
石家庄火车站
曾参加过解放石家庄战役的邢燕老人回忆说,
刚解放时的市区很小,北至和平路北道岔;
东至北马道二条(影乐宫是耕地),
休门大水坑(工商行、山东饭庄、龙王庙街);
西至康乐街、金鼎大厦;南至南长街(今裕华路)。
除解放广场至新百一节中山路,
站前街至中华大街一节新华路是老沥青路面外,
其它南大街、民生街、正东街等十几条都是方块石头街。
1944年的休门街
而如今,石家庄早已基本形成了以市区为中心、
放射状发展、蛛网式连接的路网格局,
到十二五末,公路网总里程达到1.88万公里,
公路密度达到每百平方公里119公里。
伴随石家庄时间最长的中山路,
也承载着石家庄这座城市发展的全部进程。
最早的中山路是一条无名土路。
1937年以后开拓成石子路,取名新民路。
1945年,改名为中正路。
1947年12月,石家庄市人民政府将这条路改名为解放大街,
后改称解放路。
1995年,解放路与中山路、长安路合并,
统称“中山路”。
50年代的中山路照片
文化教育篇:
解放初期高校在省会遍地开花
不管什么年代,
教育总是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解放初期的石家庄也不例外。
从解放后第十二天石门联合中学复课,
到1958高校增加到7所,
石家庄仅仅用了11年。
1948年4月,
石家庄市政府在郊区赵陵铺设立保育院,
收养战争中失去父母的孤儿
和干部子女中的婴幼儿数十人,
保育院初建时期,
保教人员难以施行正规的编班上课,
只能进行一般的教养和保育。
1958年5月,人民公社时期,
市内各区的街道、企事业单位
和郊、矿区的乡(镇)人民公社、生产大队,
都纷纷办起了幼儿园或托儿所。
据当时不完全统计,
全市共办起了幼儿园(所)1504个,
成为幼儿教育发展高峰期。
桥东公社休门管理区幼儿园
幼儿园重视卫生保健还得从80年代说起。
1980年12月,
市教育局和卫生局
要求各幼儿园(所)在搞好教养工作的同时,
必须重视和加强卫生保健工作。
幼儿园(所)的医生或保健员,
每日要坚持晨、午两检制度,
寄宿的幼儿园(所),
还要增加每日的晚检制度。
市直机关第一幼儿园每天都对孩子们进行晨检
目前石家庄提出抓好普惠性学前教育,
今年新增30所普惠性幼儿园,
提供优质普惠的学前教育
已经列入市政府为民办实事当中。
1954年时的石家庄一中
1947年,
石家庄解放后的第十二天,
石门联合中学开始复课。
1943年,石门市共有10所小学,图为第三小学(后改名阜康路小学)高级第三班毕业照
1981年,
教育部颁布《全日制五年制小学教学计划(修正草案)》
石家庄市各小学按《计划》恢复地理课,
以前未设历史课的亦恢复了历史课,
并对自然常识、美术、音乐三科,
都分别增加了教学时数。
石家庄市长安路第一小学
现在省会越来越注重素质教育,
几乎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校本课程,
快板、陶塑、戏曲、国学等
越来越多被列入校本课程。
基于新兴工业城市对人才的迫切需要,
解放初期石家庄不仅从
天津、上海、山东、辽宁及省内各地
调入大批技术工人、管理干部和复转军人,
还从无到有引入和建设了一批高等学校。
河北医学院
1956年,河北师范学院由天津迁至石家庄。
1957年,河北医学院由保定迁石。
1958年,石家庄铁路运输学校改名石家庄铁路学院,
石家庄公路工程学校改名石家庄交通学院,
石家庄农业学校改名石家庄农学院,
石家庄又新建了工业学院和化工学院……
到1958年底,石家庄高等学校增加到7所,
在校生近6000人,教职工1000余人。
现在的河北医科大学
在不久的将来,
或许大学园区将成为正定新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河北地质大学、河北医科大学等学校与正定新区对接,
有意落户大学园区。
据统计核实,共有23所院校有意愿入驻新区。
商业购物篇:
从商业一条街到20多座城市综合体
万达广场、勒泰中心、乐汇城……
一个个城市综合体的出现,
满足了您吃喝玩乐购所有需求,
成为街头时尚新地标,
从曾经的商业一条街
到20多座城市综合体的陆续出现,
国际庄越来越有范儿了。
60年代人民商场
原来一说逛商场,
老石家庄人都知道,
那肯定得往中山路上奔。
最早的人民商场、解放路百货大楼、建华商场等,
都在中山路沿线,
这些商场当时在石家庄人的眼里是最好的,
是老百姓放心购物的好地方。
解放路百货商场
20世纪90年代以来,
北国商城开业、人民商场扩建翻新等,
繁荣了省会市场。
1996年1月,华北最大的商业企业---北国商城正式开业
从2011年首个建成的城市综合体万达广场
到雄踞城市商业中心的勒泰中心
再到海悦天地、东胜广场……
五年多来,
石家庄涌现出了20多座城市综合体。
1947年12月7日,
石家庄成立了第一家国营商店
晋察冀大众商店,
以供应国家调拨的缴获物资为主,
同时经营煤油、火柴、布匹等日杂土产品。
石家庄市桥东人民公社第一综合商店
晋察冀大众商店就是人民百货商场的雏形,
也是石家庄最早的商业零售企业。
在当时,是石家庄唯一的一家大商店,
也是石家庄第一个公营零售商场,
老万宝商场内的景象
“那年头如果人民商场买不到的东西,
就哪儿也别去了。”
很多老石家庄人儿时都听父辈说过这样的话。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
在温饱还成问题的时期,
去商场购物绝对算得上是一件奢侈的事情。
对于普通百姓而言,
过年时能扯上几米上等布料做身衣服,
就已经非常满足了。
工业篇:
传统产业坚定地走上涅槃重生之路
“一五”期间,
石家庄的工业发展,
迎来了一个高峰,
这个高峰是由纺织工业最先引发的。
大兴纱厂的双福牌棉纱商标
地处产棉区和传统纺织带的铁路枢纽石家庄,
就这样和西安、郑州、邯郸、成都等城市一起,
成为国家选定的纺织工业城市。
上世纪50年代初,
由石家庄国营棉纺一厂、二厂、三厂、四厂
和石家庄第一印染厂组成的
棉纺印染联合基地落户石家庄,
给城市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
纺纱车间一角
整个“一五”期间,
国家共计在石家庄投资4.2亿元,
其中工业投资3.3亿元,
除了兴建大型纺织联合企业
(国棉一、二、三、四和印染厂)
以及华北制药厂抗生素厂、淀粉厂
和石家庄热电厂三项“156工程”,
又陆续兴建了
农药厂、农机具机械厂、汽车修理厂等
7个中小型企业,
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
医药、纺织、机械、化工四大工业门类。
这为石家庄的工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石家庄车辆厂
石家庄烟厂各时期的老烟标(王律藏)
现在石家庄市工业秉持
“工业强则城市强,工业兴则城市兴”的理念,
朝着工业强市的目标,
一步一个脚印地谋求转型发展新突破,
70%以上的传统产业坚定地走上涅槃重生之路。
华北制药厂外景
剧场演出篇:
石市丝弦剧团曾受到周总理接见
1947年11月石家庄解放,
在党和政府关怀下,
演艺界也翻了身,从艺发挥特长,
受到社会尊重,剧场逐渐好转。
市内影剧院等演艺场所也活跃起来。
袁世海(架子花)、李多奎(老旦)、
李少春(文武须生)组团由京来石,
在铁路局机关大院广场演出。
位于民生路上的声光电影院旧址(建于上世纪20年代)
其它大舞台剧场(后改新中国影剧院),劝业场影院,同乐街影院(改为工人剧场,由总工会号召干部职工捐献一日工资改造),升屏剧场(后交大兴纱厂改为“五一”影剧院),以及50年代初建的专区礼堂(大众剧场)等,吸引全国名流演员来石献艺。
电影《渔光曲》(1934年)剧照,王人美饰小猫,韩兰根饰小猴
京剧的“四大须生”马连良与青衣罗慧兰(今河北京剧院)演出的《苏武牧羊》,李慕良操琴,杭子和底鼓;还有谭富英的《定军山》;杨宝森的《红鬃烈马》,其兄杨宝忠操琴,配合得体。奚啸伯的《碰碑》(后参加石专京剧团)等先后来石献艺。
石家庄丝线剧团演出的《白罗衫》剧照
地方剧种的石市丝弦剧团,由王永春、张永甲、刘砚芳主演的《空印盒》,剧目上市演出轰动一时,以此进北京演出,还有《小二姐做梦》、《调寇》等剧目,演出时受到周总理四次接见、三次合影、为本市地方戏争得了荣誉。
作为石家庄市的一座文化地标,近年来石家庄大剧院一直加紧施工建设,今年6月,经过设备调试、消防验收,石家庄大剧院正式落成。
看着这些曾经的石家庄老照片、老建筑
都承载了几代人的回忆与追思
这些老照片值得我们永久收藏!
70年的时光转瞬即逝
石家庄带着它的历史沉淀
以崭新的姿态
迈向未来!
文/河北青年报记者彭丽晗
摄/河北青年报记者崔华瑞 王勇博
编辑/马小丫
版权归河北河青传媒有限责任公司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关于【纪念日百货几点关门】和【对Christmas的称呼】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热烈欢迎大家留言讨论,我们会积极回复。感谢您的收藏与支持!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