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日百货衣服怎么样,石家庄的发展史?
每一个城市都有着自己的历史和记忆
石家庄也不例外
公元1947年11月12日11时,
经过人民解放军六昼夜奋战,
华北重镇石家庄宣告解放。
2017年11月12日
是石家庄解放70周年纪念日
70年的跨度,
街道、商场、剧院、医院、学校……
早已改变了模样,
人的记忆远远追不上城市的变迁。
1944年时的大石桥
幸好,一张张照片还能将时间定格,
让过去的岁月以比较直观的形象留存。
华北烈士陵园前身胜利公园(日军神社),1948年朱德总司令视察石家庄,指示拆除日军神社,并提议在其旧址新建烈士陵园
曾经无数的老照片承载了几代人的回忆与追思,
70年的风雨历程,
石家庄都有着怎样的变化?
来和小编一起通过一张张照片
来回忆这座城市的风雨历程,
为您带来原汁原味的“庄里味道”!
交通出行篇
“火车拉来的城市”即将迎来第三大铁路客运站
1904年,正太铁路的修建,
使石家庄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村
发展成地区交通商贸枢纽,
现如今第三座铁路客运站即将迎来通车运营的时刻;
而曾经1600米长的中山路
也早已成为全长26公里的城市中轴线,
地铁1号线、3号线的开通已然
让“国际庄”迅速进入“地铁时代”。
早期石家庄火车站
作为一座火车拉来的城市,
石家庄的繁荣注定与火车站密不可分,
整个石家庄都几乎围绕着火车站来发展。
正太铁路管理局旧貌,旧址位于现车辆大厂游泳池处
2012年12月21日零时,
石家庄新火车站正式投入使用,
石家庄自此迎来“高铁时代”,
每天迎来送往八方旅客。
沿省会和平路和正在施工的307国道向东走,
过了昆仑大街,
在道路北侧一个长方形建筑拔地而起,
这就是即将投用的石家庄火车东站,
这将成省会第三大铁路客运站。
石家庄东站是石家庄到济南客运专线的中间站,
目前石济客专已进入联调联试阶段,
预计今年年底,
通过联调联试的石济客专将正式开通运营,
届时将沟通连接起京广高速铁路、
京沪高速铁路两大高速交通大动脉,
正式奠定石家庄高铁“十字路口”的铁路枢纽地位。
从石家庄东站,市民可以乘坐高铁到达
济南、青岛、南京、合肥、上海、福州等各大城市。
石家庄火车站
曾参加过解放石家庄战役的邢燕老人回忆说,
刚解放时的市区很小,北至和平路北道岔;
东至北马道二条(影乐宫是耕地),
休门大水坑(工商行、山东饭庄、龙王庙街);
西至康乐街、金鼎大厦;南至南长街(今裕华路)。
除解放广场至新百一节中山路,
站前街至中华大街一节新华路是老沥青路面外,
其它南大街、民生街、正东街等十几条都是方块石头街。
1944年的休门街
而如今,石家庄早已基本形成了以市区为中心、
放射状发展、蛛网式连接的路网格局,
到十二五末,公路网总里程达到1.88万公里,
公路密度达到每百平方公里119公里。
伴随石家庄时间最长的中山路,
也承载着石家庄这座城市发展的全部进程。
最早的中山路是一条无名土路。
1937年以后开拓成石子路,取名新民路。
1945年,改名为中正路。
1947年12月,石家庄市人民政府将这条路改名为解放大街,
后改称解放路。
1995年,解放路与中山路、长安路合并,
统称“中山路”。
50年代的中山路照片
文化教育篇:
解放初期高校在省会遍地开花
不管什么年代,
教育总是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解放初期的石家庄也不例外。
从解放后第十二天石门联合中学复课,
到1958高校增加到7所,
石家庄仅仅用了11年。
1948年4月,
石家庄市政府在郊区赵陵铺设立保育院,
收养战争中失去父母的孤儿
和干部子女中的婴幼儿数十人,
保育院初建时期,
保教人员难以施行正规的编班上课,
只能进行一般的教养和保育。
1958年5月,人民公社时期,
市内各区的街道、企事业单位
和郊、矿区的乡(镇)人民公社、生产大队,
都纷纷办起了幼儿园或托儿所。
据当时不完全统计,
全市共办起了幼儿园(所)1504个,
成为幼儿教育发展高峰期。
桥东公社休门管理区幼儿园
幼儿园重视卫生保健还得从80年代说起。
1980年12月,
市教育局和卫生局
要求各幼儿园(所)在搞好教养工作的同时,
必须重视和加强卫生保健工作。
幼儿园(所)的医生或保健员,
每日要坚持晨、午两检制度,
寄宿的幼儿园(所),
还要增加每日的晚检制度。
市直机关第一幼儿园每天都对孩子们进行晨检
目前石家庄提出抓好普惠性学前教育,
今年新增30所普惠性幼儿园,
提供优质普惠的学前教育
已经列入市政府为民办实事当中。
1954年时的石家庄一中
1947年,
石家庄解放后的第十二天,
石门联合中学开始复课。
1943年,石门市共有10所小学,图为第三小学(后改名阜康路小学)高级第三班毕业照
1981年,
教育部颁布《全日制五年制小学教学计划(修正草案)》
石家庄市各小学按《计划》恢复地理课,
以前未设历史课的亦恢复了历史课,
并对自然常识、美术、音乐三科,
都分别增加了教学时数。
石家庄市长安路第一小学
现在省会越来越注重素质教育,
几乎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校本课程,
快板、陶塑、戏曲、国学等
越来越多被列入校本课程。
基于新兴工业城市对人才的迫切需要,
解放初期石家庄不仅从
天津、上海、山东、辽宁及省内各地
调入大批技术工人、管理干部和复转军人,
还从无到有引入和建设了一批高等学校。
河北医学院
1956年,河北师范学院由天津迁至石家庄。
1957年,河北医学院由保定迁石。
1958年,石家庄铁路运输学校改名石家庄铁路学院,
石家庄公路工程学校改名石家庄交通学院,
石家庄农业学校改名石家庄农学院,
石家庄又新建了工业学院和化工学院……
到1958年底,石家庄高等学校增加到7所,
在校生近6000人,教职工1000余人。
现在的河北医科大学
在不久的将来,
或许大学园区将成为正定新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河北地质大学、河北医科大学等学校与正定新区对接,
有意落户大学园区。
据统计核实,共有23所院校有意愿入驻新区。
商业购物篇:
从商业一条街到20多座城市综合体
万达广场、勒泰中心、乐汇城……
一个个城市综合体的出现,
满足了您吃喝玩乐购所有需求,
成为街头时尚新地标,
从曾经的商业一条街
到20多座城市综合体的陆续出现,
国际庄越来越有范儿了。
60年代人民商场
原来一说逛商场,
老石家庄人都知道,
那肯定得往中山路上奔。
最早的人民商场、解放路百货大楼、建华商场等,
都在中山路沿线,
这些商场当时在石家庄人的眼里是最好的,
是老百姓放心购物的好地方。
解放路百货商场
20世纪90年代以来,
北国商城开业、人民商场扩建翻新等,
繁荣了省会市场。
1996年1月,华北最大的商业企业---北国商城正式开业
从2011年首个建成的城市综合体万达广场
到雄踞城市商业中心的勒泰中心
再到海悦天地、东胜广场……
五年多来,
石家庄涌现出了20多座城市综合体。
1947年12月7日,
石家庄成立了第一家国营商店
晋察冀大众商店,
以供应国家调拨的缴获物资为主,
同时经营煤油、火柴、布匹等日杂土产品。
石家庄市桥东人民公社第一综合商店
晋察冀大众商店就是人民百货商场的雏形,
也是石家庄最早的商业零售企业。
在当时,是石家庄唯一的一家大商店,
也是石家庄第一个公营零售商场,
老万宝商场内的景象
“那年头如果人民商场买不到的东西,
就哪儿也别去了。”
很多老石家庄人儿时都听父辈说过这样的话。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
在温饱还成问题的时期,
去商场购物绝对算得上是一件奢侈的事情。
对于普通百姓而言,
过年时能扯上几米上等布料做身衣服,
就已经非常满足了。
工业篇:
传统产业坚定地走上涅槃重生之路
“一五”期间,
石家庄的工业发展,
迎来了一个高峰,
这个高峰是由纺织工业最先引发的。
大兴纱厂的双福牌棉纱商标
地处产棉区和传统纺织带的铁路枢纽石家庄,
就这样和西安、郑州、邯郸、成都等城市一起,
成为国家选定的纺织工业城市。
上世纪50年代初,
由石家庄国营棉纺一厂、二厂、三厂、四厂
和石家庄第一印染厂组成的
棉纺印染联合基地落户石家庄,
给城市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
纺纱车间一角
整个“一五”期间,
国家共计在石家庄投资4.2亿元,
其中工业投资3.3亿元,
除了兴建大型纺织联合企业
(国棉一、二、三、四和印染厂)
以及华北制药厂抗生素厂、淀粉厂
和石家庄热电厂三项“156工程”,
又陆续兴建了
农药厂、农机具机械厂、汽车修理厂等
7个中小型企业,
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
医药、纺织、机械、化工四大工业门类。
这为石家庄的工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石家庄车辆厂
石家庄烟厂各时期的老烟标(王律藏)
现在石家庄市工业秉持
“工业强则城市强,工业兴则城市兴”的理念,
朝着工业强市的目标,
一步一个脚印地谋求转型发展新突破,
70%以上的传统产业坚定地走上涅槃重生之路。
华北制药厂外景
剧场演出篇:
石市丝弦剧团曾受到周总理接见
1947年11月石家庄解放,
在党和政府关怀下,
演艺界也翻了身,从艺发挥特长,
受到社会尊重,剧场逐渐好转。
市内影剧院等演艺场所也活跃起来。
袁世海(架子花)、李多奎(老旦)、
李少春(文武须生)组团由京来石,
在铁路局机关大院广场演出。
位于民生路上的声光电影院旧址(建于上世纪20年代)
其它大舞台剧场(后改新中国影剧院),劝业场影院,同乐街影院(改为工人剧场,由总工会号召干部职工捐献一日工资改造),升屏剧场(后交大兴纱厂改为“五一”影剧院),以及50年代初建的专区礼堂(大众剧场)等,吸引全国名流演员来石献艺。
电影《渔光曲》(1934年)剧照,王人美饰小猫,韩兰根饰小猴
京剧的“四大须生”马连良与青衣罗慧兰(今河北京剧院)演出的《苏武牧羊》,李慕良操琴,杭子和底鼓;还有谭富英的《定军山》;杨宝森的《红鬃烈马》,其兄杨宝忠操琴,配合得体。奚啸伯的《碰碑》(后参加石专京剧团)等先后来石献艺。
石家庄丝线剧团演出的《白罗衫》剧照
地方剧种的石市丝弦剧团,由王永春、张永甲、刘砚芳主演的《空印盒》,剧目上市演出轰动一时,以此进北京演出,还有《小二姐做梦》、《调寇》等剧目,演出时受到周总理四次接见、三次合影、为本市地方戏争得了荣誉。
作为石家庄市的一座文化地标,近年来石家庄大剧院一直加紧施工建设,今年6月,经过设备调试、消防验收,石家庄大剧院正式落成。
看着这些曾经的石家庄老照片、老建筑
都承载了几代人的回忆与追思
这些老照片值得我们永久收藏!
70年的时光转瞬即逝
石家庄带着它的历史沉淀
以崭新的姿态
迈向未来!
文/河北青年报记者彭丽晗
摄/河北青年报记者崔华瑞 王勇博
编辑/马小丫
版权归河北河青传媒有限责任公司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有哪些经历让你感受到了冥冥之中自有天意?
男子过年期间被车撞死,起因竟然是因为女儿!当听说这个事的时候,我第一次感受到冥冥中自有天意。
李涛是我们村有名的大学生,那时候毕业还包分配。李涛毕业后,找了找关系,被分配到县城政府部门工作,一个村子里的人都羡慕。
他的父母也十分自豪,辛苦了十几年,终于使得自己儿子出人头地了。因为端上了铁饭碗,李涛娶媳妇也顺利许多。那时候还在实行计划生育,如果娶体制内的,哪怕头胎是女儿,也没机会再生了,否则就是丢工作的问题了。
李涛父母有了这个私心,便给李涛在家娶了个农村媳妇。媳妇不上班,便有许多办法可以想,到时可以偷偷多生一个。
“要是没有孙子,我咋有脸到地下见祖宗!”李涛父亲对人宣称。
“没有儿子不行,不然百年后谁给我们上坟?”李涛母亲也是同样的观念。
好在父母给李涛选的媳妇挺漂亮,对父母一直十分孝顺的李涛也答应了。婚后不久,李涛的媳妇便给他生了个女儿。见此情形,老两口深深庆幸当年给儿子娶个农村媳妇是正确的,起码还有机会再要一个。女儿渐渐长大,因为李涛住的是单位住的宿舍,李涛媳妇只好在家带孩子、陪老人。每到周末,李涛便回老家陪家人。
等到大年初三下午,李涛第二天要值班,因此想要到村东头去坐城乡公交车。因为那时都没钱,私家车很少。而城乡公交车,错过了点便回不去。而且,过年的时候,许多人都到县城去玩,座位也十分紧张。
但这一次,一向乖巧的女儿却紧紧抱住李涛,不让他离开。
“爸爸,我不让你走!我要你陪我玩!”
任凭爸妈、爷爷奶奶怎么劝说,小女孩都死死抱住李涛不松手。对女儿疼爱非常的李涛没有办法,只得哄了又哄,一直到了傍晚。如果最后一趟公交坐不上,第二天便无法返回县城。李涛只得跟女儿撒谎,说爸爸不走了。李涛媳妇把女儿哄出去,李涛趁机到村东头坐上了最后一趟公交车。
然而,公交车到了隔壁镇上的时候,却和一辆大卡车相撞。公交车里的乘客,当场死了三人,其中一人正是李涛!消息传回到村里时,李涛母亲顿时晕厥过去,李涛父亲也瘫在地上。其他人赶忙弄来三轮车,把老两口送到医院,送李涛最后一程。
白发人送黑发人,是最痛苦的事情。处理完后事之后,老两口顿时像老了十几二十岁,再也没有了原来的精气神。李涛媳妇哭了一次又一次,有时哭到深处还把女儿拉过来打一顿。
“叫你要爸爸,叫你要爸爸!”
到了最后,儿媳妇的哭声、孙女的哭声以及老两口的哭声,远远传到其他地方。这种情况一直持续了大半年,才有所好转。他们只有李涛这一个儿子,如今李涛英年早逝,他们这一支自然断了后。
最后,李涛的媳妇还是改嫁了,把女儿给他们留了下来。但对这个孙女,老两口也一直心存芥蒂。如果不是她当初大哭着挽留自己儿子,那李涛也不会坐上最后一趟公交车,自然也就不会遇到车祸。所以,对这个孙女,老两口自然也谈不上态度多好。
最后的结局,老两口被两个女儿养老送终,孙女长大后到外面打工,再也没有回来。现在李涛一家的祖宅,已经彻底荒废了。围墙倒塌,院中杂草丛生,看了让人唏嘘不已。
李涛父母原本想钻个空子,想要个孙子,但最终却事与愿违。而一向乖巧的女儿,那一天却大哭大闹,李涛不得已坐上了最后一趟公交车,接着遇上了车祸。
这一连串事情下来,就让人不得不感叹,冥冥中自有天意。老天不让你有孙子,费尽心思也白搭。更严重的是,阎王让你三更死,谁敢留你到五更?李涛乘坐的,简直是死亡列车。但假如当初李涛硬下心肠,把女儿打一顿,是不是又是另外一个结局了呢?
你们所在城市的地标是什么?
现在来回答这个问题的话,热度排名第一的当属“渤海之眼”摩天轮了。后面介绍的地标建筑数字不代表排名。
1、渤海之眼摩天轮,坐落于白浪河大桥中央,远看像一个巨大的银环立于架托之上,创了三项世界纪录:世界上最大的无轴式摩天轮、世界上首例编织网格形式摩天轮、世界上首次无轴式轮桥合一摩天轮。
2、风筝广场。“风筝”就是潍坊这座城市的代名词,风筝广场里这座风筝主题雕塑是潍坊的象征和标志,而潍坊市政府官网主页最显眼的位置放的就是这座雕塑的靓照。潍坊风筝广场位于潍坊市中心,是一个集人防工事、商贸购物、休闲娱乐等多功能于一体,凸现“环保特色”、“人文特色”和“风筝文化特色”的市民活动广场。总占地面积约9公顷,其中一期上部广场面积约48000平方米,下部滨河景观区面积约9500平方米,计57500平方米。广场地上景观将建设吉祥物大道、中心广场、滨河景观区、露天剧场与码头,国贸阶梯广场、四平路出口广场、风筝博物馆入口广场、儿童游戏场,植物公园、树阵等十大景观。
3、潍坊市文化艺术中心的设计也融入了风筝之都的涵义,布局讲究对称美观,两座观光塔高度达127米,市民在很远的地方就能一眼望到,观光塔建成之时是潍坊最高的建筑。潍坊市民文化艺术中心位于人民广场南侧,总建筑面积31.43平方米,包含5个组团、11个单位建筑,分别为一组团好曾是规划艺术馆、二组团青少年宫和文化宫、三组团图书馆和科技馆、四组团大剧院、无组团包括音乐厅、观光塔和商业连廊等。
4、潍坊火车站广场。火车站向来是城市的第一张“脸”,2007年5月17日,潍坊市建设局指挥部的进驻,标志着火车站广场建设的开始。该广场南依潍坊火车站站房,东临和平路,西傍向阳路,北接中亚商贸城,总面积2.69万平方米。广场位于2007年11月8日竣工并投入使用。潍坊火车站汲取了“蝴蝶风筝”的设计灵感,振翅欲飞的蝴蝶造型带给人非同一般的视觉冲击,与潍坊的风筝文化一脉相承。
5、奥林匹克体育公园位于潍城区北宫街与安顺路交叉口东北角的潍坊奥林匹克体育公园,五层主体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显得大气磅礴,雄壮宏伟的上部屋盖为大型钢结构罩棚,4.5万座位居省内第二。该工程与2008年4月6日开工建设,经过建设者们425天的昼夜奋战,与2009年6月10日正式启用。该工程建设实现安全生产零事故,一次性通过竣工验收,创造了国内同类体育场馆建设新速度。奥体公园的建成同时又与西侧的安顺广场遥相呼应,潍坊奥体中心本是为了用作2009年十一运会的足球比赛场地,也为潍坊市今后承办更高水平的体育比赛提供了基础,曾作为CBA球队青岛潍坊高新男篮的主场。
6、鲁台会展中心位于潍城区长松路以东、清平路以西、玉清街以南、卧龙西街以北,主体造型是一大、一小两块“巨石”,取名“驻石守望”,寓意“两岸一提、隔海守望”,为“鲁台经贸洽谈会”永久会址。鲁台会展中心于2010年6月8日开工建设,被列入2010年山东省重点服务项目,在建工程已被列入“全国绿色施工科技示范工程”、“山东省施工现场综合管理样板工程”,2012年7月31日竣工,2012年8月1日投入使用。
7、杨家埠民间艺术大观园。原为杨家埠风筝厂,建于1986年5月,是目前国内最大的风筝厂。是集风筝生产、年画印刷与民俗旅游为一体的民间艺术大观园。现为4A级旅游风景区,是著名的民俗旅游地,园内以年画、风筝为主导,以独特的民风民情、浓郁的乡土气息闻名于世。
8、亚星桥,横跨于白浪河之上,将潍坊城区一分为二,桥东是奎文区,桥西是潍城区。因亚星集团是该桥的投资建设单位,故以亚星命名。
9、奎文门,为明代建筑,是潍坊古城的城门。现存的奎文门是1988年重建的。也是潍坊古城墙开口处,位于白浪河畔。奎文门三层,上书“鸢飞鱼跃”四字,为原潍坊市长邹立桂所题,下有“奎文门”三字,为张镜远所题。1994年9月8日,经国务院批准,正式成立的新县级区奎文区,奎文区的命名也由此而来。
10、中国北方地区古典园林中的袖珍式建筑,兼具北方和南方的建筑风格,占地小,因“只十个笏板大”而得名。十笏园位于山东潍坊市胡家牌坊街中段,是中国北方地区的古典园林袖珍式建筑,有“鲁东明珠”的美誉。十笏园始建于明代,园中的砚香楼原是明朝嘉靖年间刑部郎中胡邦佐的故宅。后于清光绪十一年(公元1885年)被潍县首富丁善宝以重金购得,在砚香楼的基础上建了整座园林。十笏园被称作“丁家花园”。整座建筑坐北向南,青砖灰瓦,主体是砖木结构,总建筑面积约2000平方米。因占地较小,喻若十个板笏之大而得其名。1988年,十笏园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以上,不全请补充。了解更多潍坊风土人情请关注微博@爆料潍坊
2020年的第一站旅游你准备去哪里呢?
2020年的第一站旅游目的地选择云南西双版纳:一与这个季节国内大多数地方正是冰天雪地、寒冬难熬相比,这里仍然是春天般的温暖;二独特的热带雨林景观。像中科院热带植物园、野象谷等;三浓郁的民族风情特别是傣族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枝繁叶茂,能让人感受到奇妙的异域风情。
关于【纪念日百货衣服怎么样】和【石家庄的发展史】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热烈欢迎大家留言讨论,我们会积极回复。感谢您的收藏与支持!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