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日百货上班怎么样,如何做知识付费创业?
首先知识付费时代,我们要了解用户为什么要为知识付费,什么样的知识才会被用户付费?而我们在做付费知识这块有怎样的优势,核心竞争力在哪里。如果你自己没有特定的知识,那么你的资源线中是否能够给你提供这样的创业资源,这些就是你创业的关键问题!那么我们从以上的问题来进入知识付费的概念!
用户为什么要知识付费我觉得的知识付费最核心的关键词一定是学习,而这个是最核心的需求。而对于学习用户需要学什么样的内容,什么内容才会被用户付费!
我觉得最核心的就是教育知识和经验分享性质知识!
教育知识顾名思义:
这两年提倡的在线教育,从职业技能到艺术爱好、个人兴趣、历史人文、商业财经、创业就业等方面都是教育方面知识需要的层面,随着生活的节奏和工作的节奏不断加强,人们很难抽出时间在专门参加培训班学习,所以在线学习技能和培养兴趣爱好就是一个比较大的需求市场!
当用户通过在线学习掌握一个技能或者培养起来一个兴趣爱好的时候,无疑就可以节省了很多时间成本、线下到培训学校昂贵学校成本、耽搁工作的务工成本等等方面。所以在线学习的知识付费就是比较大的需求,当然这方面基本和培训学校合作的模式打造在线学习模式就是非常好的一种契机。或者你本身就是老师可以线上教学的方式!
可能才开始做这块需要先抽出一点时间去包装老师、制定课程计划、学习网络直播的人怎么和网民互动,才开始可能都是网上兼职操作,熟练了就可以形成一种创业的方式。
经验分享的知识
特别是在工作中,各行各业都有学习深造的需求,而且对于学习深造就需要找很多行业的大佬以及优秀的前辈合作。
这样对于刚从事行业的人或者在处于一段时间的迷茫的人都是很有帮助的。这样你也可以得到很好的创业契机。
核心竞争力以及优势做互联网的付费知识分享,那么就要考虑用户愿意不愿意掏钱,上面第一段落主要给大家说的是可以有的机会,但是不代表有机会了就能成功,就像雷军说的“站在风口,猪也会飞起来”,但是也有人这么说“站在风口的猪,也可能会被摔死”。
一样的道理,如果你在做一个商业的时候,你一定要有商业思维,和商业计划书,而商业计划书其中最核心的一个部分就是市场分析和竞争优势!
所以你在做核心竞争力的时候,至少要观察下现在互联网有哪些人在做,在做什么优势是什么,劣势是什么。然后一一盘点!
接着你开始做你的优势分析,然后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境界,那么你这个领域就容易做成功了!
谁来讲课,资源在哪里?这个就是当你有想法,那你还需要思考讲师是谁,需要怎样的团队,当团队建设好了付费知识才能建立起来,是直播还是视频,还是分享文章。而直播是找怎样的老师,要求是什么,要有怎样的特点!
而视频,谁给你拍摄,拍摄的视频怎么做到质量的管控,你需要学习视频拍摄和视频剪辑以及文案的部分,那么到底谁来操作!
所以当你决定做一件事的时候,商业计划书里有一个团队项目,就是你的团队到底是谁,怎么分工的。当这些计划已经做好了,至少付费知识创业就已经有30%的概率了。
接着下来就需要你怎么执行,怎么运营团队,包括遇见问题怎么解决,能够在一年生存、三年发展的计划,这样你就有机会在这个市场做起来!
我是李孟,从事营销策划五年经验,同时从事在线教育行业也6年时间,希望我的分享对你有帮助。如果有问题可以关注我,追问或者私信。
日本皇室年收入4亿?
地主家也没有余粮了,别看日本皇室年收入4个亿,但是对于一个偌大的家族来说完全不够花。俗话说嫁出去的姑娘泼出去的水,日本皇室也不例外。
日本天皇一年生活费有多少?4个亿完全不够花。日本曾经有一本畅销书,名字叫做《天皇家的钱包》,这本书里面记录了日本皇室的家庭开支情况。在日本皇室的所有开支当中,基本上可以分为两大块——宫内厅费和皇室费。
宫内厅费是如今在位的日本天皇为了维持生活的花费,皇室费用是日本其他皇室费用。包括了天皇皇后和皇太子家的生活开支,为了维持皇室必须做出的花费。皇族费用,就是其他皇族的生活费。
这些钱都是哪里来的呢?基本上都是由日本当局发放。比如说在2013年的时候,日本政府就给日本天皇发放了3.24亿日元的经费。看起来不少,但是真正花起来,实在是不禁花。
就比如说日本皇室不得不花的生活开支。为日本皇室服务的人员实在是太过庞大,已经超过了1000多人。
其中有一支24人的乐队,30人组成的园丁队,25人组成的厨师队,78名组成的水暖工、电工。以及其他一些乱七八糟的内容,每一个内容都要由5~10名人负责。
每个人都需要开每工资,而且每个人的职责非常清楚,绝对禁止跨越。做饭的不能去拖地,擦桌子的不能擦地板。除了这些工作人员之外,还需要进购各种各样的材料,这又是另外一笔的花销。除了人工之外,日常维护皇室还需要很大一笔费用。比如说日本皇室有一处22万美元建造的酒窖,里面藏了将近5000瓶名酒,这些东西都是钱。
据说日本皇室还有一处200多公顷的牧场,里面有各种的动植物。负责给日本皇室提供最新鲜的牛奶和蔬菜。单独要维护这个牧场的运转,就要花费几百万美元。
而且作为日本皇室来说,肯定不能丢了面子。所以说很多地方都需要讲场合,既然要讲场合肯定要花钱。比如说外国元首来到日本的时候,作为天皇肯定要去见面,时不时的还要送点礼物。
如果礼物太差拿不出手,所以这些又是一笔不小的开销。关键是送礼物的钱,日本政府还不报销,基本上都是日本天皇自己从内厅费里面扣扣。
因为没有钱,所以困扰了很多的天皇,他们也想着如何去开源。比如说昭和天皇就曾经炒过股,在日本的现行政治下,天皇的工资是不用交税的。
但是天皇不好用自己的名义来炒股,所以就把名字挂在了内庭会计主管的名字下面,因此就不得不交税了。而且天皇交接的时候,虽然会有一笔遗产,但是这部分遗产是需要交纳遗产继承税的。
嫁公主要陪嫁1亿日元?这都是算少的。为何会说日本皇室的女子出嫁之后,必须要放弃皇室的身份?这是根据日本的《皇室典范》而来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节省开支。比如说日本的真子公主,她就要嫁给一个平民。
真子公主的结婚对象是日本平民小室奎,两人在2012年参加交换留学生的时候认识的,在2013年的年底确认了恋爱的关系。相较于之前的几任公主来说,这次工作完全是自由恋爱。
作为日本皇室的公主,从小可能是娇生惯养。什么样的人没见过,什么样的事情没做过?什么样的好东西没经历过?
那么他的对象小室奎是个什么样的人呢?其实他的家境和日本很多家庭一样,是一个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平民了,甚至可以说是有一点贫穷。
小室奎从小出生在一个单亲家庭。在他10岁的时候父亲便去世了,据说是自杀身亡。后来他的母亲佳代一个人将他抚养长大,不过母亲佳代并没有亏待小室奎。
小学的时候让他就读东京国立是音乐大学附属小学,初中和高中都是国际学校,每年的学费需要250万日元。就算是大学,选择的也是国际基督教大学。不过这么多年的求学生涯,基本上掏空了整个家庭的积蓄。小室奎在大学里面基本上就没有闲过,平时都是用来找各种兼职。为了省生活费,小室奎和母亲现在都还住在外祖父家里面。
之所以能够读这么好的学校,其实有一部分也是因为当年父亲留下了一部分的遗产。因为小室奎的父亲在当地还算是有点钱,家里面甚至还有豪宅。如果小室奎父亲在的话,他也称得上是半个豪门。
但是自从父亲去世之后,小室奎和母亲基本上就没有和父亲那边的亲戚有所来往。不过当有钱到了一定程度,完全不用考虑另一半的出身。日本皇室真子公主就是这样。
不过不管怎么说,两人向媒体公布了将来结婚的消息。然而由于小室奎的出身问题,所以说真子公主的家长秋筱宫文仁亲王夫妇并不怎么放心。
因为小室奎虽然有工作,但是只不过是律师助理,每年收入只有300万日元。虽然可以勉强过日子,但是养一个家庭还是有点困难的。不过日本皇室出嫁之后,都会得到一笔来自内厅的费用。
根据过往的情况来看,这次真子公主成功出嫁将会获得1.3725亿日元的陪嫁。而且是一次性打款,不过在这之后,真子公主就不再属于皇室。如果真的拿到这笔钱,想必未来几十年也不用犯难。
真子公主的婆婆从中捣乱,对日本皇室狮子大开口?虽然真子公主和小室圭的婚事基本上算是定下来了,不过在谈论婚事的时候,小室圭的母亲却要求日本皇室协助他们还清小室奎留学时的贷款。
小室奎母亲的这一无理要求,引起了日本皇室的不满。当年小室圭母亲为了能够让儿子有学上,他曾经向别人借了430万日元的贷款。
儿子和真子公主定亲之后,他就给真子公主的父母秋筱宫文仁亲王夫妇,提出来了希望他们能够协助偿还贷款的要求。在被他们拒绝之后,小室奎的母亲竟然越过他们,向日本天皇提出诉求。
正是因为他在这无理要求,惹怒了日本皇室,本来原计划2018年11月4号就能完婚的两人,被迫推迟到了2020年。推迟的理由是因为天皇要退位,日本皇室要筹划继位的事情为。
不过有关人士分析,表面上是推迟婚礼,实际上可能是比较体面的分手。难道日本皇室会悔婚吗?其实有先例可见,在日本明治天皇时期。日本皇太子已经订婚,但是后来怀疑女方患病,便推掉了这次婚约。不过他们也付出了足够多的代价,最后向女方赔款了7亿日元,相当于人民币4000多万。如果这次真子公主的婚事告吹,根据小室圭母亲的性格,可能赔款就不是这么点了。
蚌埠有什么适合情侣吃饭的地方吗?
相对而言,肉联厂生猪暂养所是比较适合情侣约会就餐的地方了。放开肚皮只管吃,不够了就哼哼几声,立马有服务人员加餐,还不用花银子,多好……
5.12汶川大地震十周年纪念?
映秀地震遗址博物馆 图片来源:老土&受访者
十年前,他们,有的是赫赫有名的记者,有的是汶川当地的普通政府工作人员,有的是电视机前的观众。
十年后,他们,因为地震,有的依然坚守岗位,有的成了砥砺前行持续关注灾后议题的公益从业者……
在大家逐渐忘记十年前的浩劫之时,他们同我分享了那次经历对人生的改变。
灾区公务员:兄弟受伤后被抬和其他伤员一起,当晚那就痛死了两人
2008年5月12日晚:今天是我一生中都不能忘记的日子,在下午两点二十八分我刚把女儿的衣服穿好,突然就来了8.0级地震,房子、窗户、反正家里所有的东西都在晃动。我抱着女儿和小丽跑到了一处感觉安全的地方站着。一下子与外界没有了任何联系。
等地震稍有点轻时,我们一家人才跑出了家门,然后我就在特区陈主任的总指挥下开始了我的抗震救灾工作。首先帮助抢药品、到各百货点和餐馆收集百货、食物和王同志一起通知管理局附近的受灾人员统一集合在沙湾,帮助运送伤员统一救治。天空不作美,一直在下雨,晚上一家人在车上睡了一晚。
映秀地震遗址博物馆 图片来源:老土&受访者
08年5月15日晚:我被安排与省公路局的同志一起去看了卧龙以上的受灾情况(主要是了解一下路受损情况),到了五里灯就不能上去了,一路上全是石头,路也没什么好的地方。沿途农户的房子基本上没什么好的,塌的太多,心情很沉重。
08年5月16日晴:了解到了外界(映秀),我的姐夫去世了,姪子没事。我的老母亲没事。小兄弟受了重伤。
08年5月17日晴:来了不少的军人,我真的好希望他们能去救救我兄弟。给指挥部领导汇报了一下我的想法,他们说水界牌保护站是上下都走不了,我们也没办法。下午我的亲人来了。看到他们我真的好伤心,但也不可能就让我兄弟死在下面吧……
08年5月18日晚:今天单位安排部分人走,我爱人和女儿去了成都。留下了我一个人,看着女儿和爱人我流泪了。下午我找到了重庆三十七师的领导。给他们汇报了我兄弟的情况,他们马上打了电话给上级。可能有机会了吧……
08年5月19日多云转:早上一起床就想着给我老婆和女儿打个电话,但一直没时间,到了中午才有机会打了一个(卫星电话)。她们已到了沪定,我这才悬着的心放了下来,真的怕她们在路上有什么意外。今天来了十二次直升机。中央军委副主席亲临卧龙现场,看望了灾民并给我们慰问金。我得到消息,我兄弟已得到救治,到了成都。总算没有白费心思的帮助我的亲兄弟吧……
08年5月24日多云转晴:今天是个难忘的日子,我和我兄弟5.12后第一次和他通了电话,在电话里,他哭了,我心里也不好受。兄弟在受灾受伤后被抬到盘龙山隧洞口,和其他伤员一起,但当晚就痛死了两人,他呆了11天,于5月21日搭飞机去了成都二人民医院,在电话里听他说:病情不是太严重,但为了给重伤员让空位,明后天可能要转到上海或北京,而且不需要人去护理,因为全国有很多志愿者。我也放心了,真想马上将这个信息给我妈妈和弟媳说啊…
杨主任作为汶川县卧龙特区政府公务人员,一直在卧龙特区各地参与重建工作。在我与杨主任先前的见面中,我们若无其事谈着各类工作。直到汶川地震十周年临近,我们并无见面,但在电话和微信的另一头,我能感受到一位壮年男子心底的感慨与脆弱。
2012年的卧龙 图片来源:老土&受访者
他主动与我分享了自己的日记,并且录制了一条还未吐露心扉的音频。我听着已经要落泪。我明白,他最希望的是,未来,卧龙能发展得更好。而这需要大家的参与。
原凤凰首席记者令狐列:人家在救援,那我们应该参与救援还是记录
08年凤凰如日中天,当时国内新闻采访由北京和香港办公室主要负责,深圳没有海事卫星,采访的任务最开始没有落在我这边。5月12日傍晚,我跟董嘉耀说:组织派不派我,我就要几个人去,小分队走。
我和摄影记者两人去了北川,没想到一待就是一个多月。期间遇到余震无数次。5月13日的比较严重,当时也不知道应该干。当时正在采访一个女性,从一个石头晃倒趴到另一个石头上。她突然尖叫,我们还没反应过来怎么回事。后来慢慢也就习惯了。
5月12日订机票完全定不上,在机场软磨硬泡买到了重庆的机票。在5月12日晚上,租车从重庆到成都,连夜到北川,去的路上还做了一条新闻。
13号早上到了绵阳,到北川,所有大型机械和部队还没有到,路断了。“一点都不夸张”、“一点都不夸张”、“一点都不夸张”……(令狐情不自禁地重复了几次)
“满眼都是尸体”。半掩埋在废墟中的尸体,我们心理很挣扎,人家在救援,那我们应该参与救援还是记录?开始的时候我们帮着把水泥板抬起来,后来改回职业角度应该做的记录。
当时一直经历着很残酷的职业选择。很多家长会在废墟上游走。到第三四天黄金72小时还有被救出来。有个妈妈在废墟上哭,你知道很惨还去打扰她,我去安慰她,“还有奇迹出现的,毕竟还在进行救援工作”。
“已经死了,看着抬出来,只不过来捡遗”,她对我说。
我无言以对,陪着她在旁边蹲着。
绵阳体育馆成为临时安置中心,后期从北川回来我还要去安置中心。在绵阳体育馆,我看到一个背景墙,有很多小纸条,一个小女孩和亲戚抱在一起哭,她们说“还在那边”。小女孩跑到另一边,叫来了另一个更小的女孩,两个女孩互相安慰。看到这个情景,我少有地流泪了。
后来在直播里,我还记得我提到了:我们在体育馆里看到的都是失去孩子的父母,失去父母的孩子,失去老公的老婆,失去老婆的老公……一系列排比,看起来很老套,但我想用这些来表明整个家族关系的崩塌,这是家人之间的锥心之痛,比其他丧失要猛烈和深远的多。
我不知道应不应该这么形容,四川人或者咱们在遇到灾难面前很乐观?在去绵阳的路上,遇到一个看起来很轻松的爷爷比较轻松。他回到废墟那拿了点东西。我们很好奇,问他为什么这么轻松。他说:“肉和酒抢出来,活着就好”。那股韧劲儿很鼓舞,所有人的希望不是在灾难中顷刻就消失了,有足够韧劲是能活下去。
2012年映秀 图片来源:老土&受访者
后来到了六一儿童节,看着千篇一律的给灾区小朋友发来慰问的新闻,我在想做什么新闻呢,一定要做跟其他声音截然不同的。那天碰到一个的6岁小顾,他提着塑料壶一直在走。我们开着车,一直跟着,想看看他干嘛,从去河里打水做饭,两壶水拎回家。看到他们家垮了,是个窝棚,那天他要做5个家人的饭,因为其他家人都去救济站领取东西啊,或者到废墟上找可以用的东西。
我问他:“你知不知道今天是六一儿童节?”
他说:“不知道”
“你最想要什么?”
“冰淇淋。”
那是最真实的想法。在毫无幸福感的状态中,那些高大上的祝福都太遥远了。
故事真的说不完,都印象太深了。当时台里对我的鼓励很重要,因此每天我在地震灾都做两三条新闻,还发明了一种我称之为“罐头”的新闻,为了提高传输新闻的效率,没有人手剪辑,直接传到台里,随时连线卫星电话。那时真的是高产,地震采访里是媒体新闻产量第一。
这次算是我人生最猛烈的一次冲击,但我的心比较大,相对于其他人,可能接触的早受的刺激大,创伤似乎没那么大。在凤凰期间,经历了汶川地震和利比亚战争之后,感觉人生没什么大不了的事了,遇到事还能怎么样呢。
第二年回去了,第三年第四年没人记得。每年512前后都有纪念事件,但平时忘记。我觉得跟你提起这些回忆没有什么意义,有谁会在乎个人的回忆呢。任何事情向前看。重要的是怎么帮助当地人,但这不是每到纪念日想起就可以达到的。
央视纪录片导演与记者贾丁: 重建最重要的不是房子,而是感情
当时最早是在央视新闻频道看到地震的消息,从航拍镜头看发现地震比想象严重,意识到是特大地震。
到都江堰的时候,第一眼是临时安置区,傍晚的灯光,大家帐篷旁吃饭。大家的状态有一点点轻松,这跟想象不同,我还在想,是不是不是重灾区的,结果后来知道有部分人还是从映秀过来的。
贾丁执导拍摄的纪录片《生者一年间》
很达观!这种第一印象也跟我后来所有纪录片和报道奠定了情绪基调。后来到灾区,来到离震中二十公里的龙门山清平乡。那里是重灾区,只能海军直升飞机进去,看到的山河破碎现在还是很难受,有心理阴影。想象一下,村庄上方有类似于唐家山堰塞湖的堰塞湖,村庄下方有6个连续小型堰塞湖(唐家山堰塞湖是最大的),山体滑坡第十六不断,山也走不了,余震不断,两边山倒塌随时淹没村庄。
村子里的年轻人在政府的帮助下,撤离了,但老人不愿意走。那些鸡啊猫啊,生命特别顽强,饿了十来天了,在湖上的孤岛上,还在等待救援。
老人很多也因为老伴住不惯城里,或是眼睛不好,或者猪在这,不愿走。在解救老人,帮助他们撤离的过程,有个老人特别有意思,成为了纪录片的主人公之一。
整个临时安置点只有他一个人,几次撤离都不愿离开。他成了安置点的“大王”,囤积了全部食物,一顿饭有八个鸡蛋。后来,他接到了孩子从山下写的信,信由政府直升飞机带到村子里,老人觉得很感动最终撤离。
我们有部纪录片关于一个工厂,那天傍晚到那里,厂房塌了,每个人眼泪都出来了。08年6月12日我们在那里继续采访,我正在拍厂里开会。突然领导用四川话说:“跑不赢了拉警报!”大家本能拿着摄像机一边拍,一边跑到桥上,只有危桥可以站着。瞬时间,上头堰塞湖垮塌了,下面水轰隆轰隆,洪峰到达,水位迅速抬升。
在汶川拍摄的纪录片,有好几个系列,我们跟踪了几年。整个拍摄过程,我感到重建最重要的不是房子,而是感情。汶川一周年的时候,那天一边吃饭一边看报纸,整版的黑白照片,心里很沉重。时间可能慢慢抚平感触。
有个女孩,她男友在地震中遇难,这个23岁的女孩说“在我们这,这个年龄小孩都会打酱油了”,一边说一边哭。她父母给她找对象,她不愿意。过来相亲的男生在问:“你总这样哪行呢。”
她说:“他什么时候不在我心里了,我再找。”
灾难中人的精神与灾难过后不同,灾难中大家一起面对灾难,而灾难后,最重要的感受是回到生活中的各种冷暖人生,包括在重建家园面前,父子冲突等等。人性不同的元素在不同时间展现的不同。多年之后,我再次回到拍摄地点,那里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公益人:重建不是一两天的关注
2008年汶川地震被誉为中国公益元年,在灾难救援与重建过程中,公益组织数量增加迅速。他们在十年间致力于公益事业,与汶川地震有着不可磨灭的联系。
@因为汶川地震转行公益的王彬彬:那时我是记者,作为观众被电视上有关汶川地震的各种画面所震撼,想实实在在做点什么,我辞职来到公益组织,负责组织撰写灾后重建一周年工作报告,回访灾区的过程中听到很多感人的故事。
我周围好几个好朋友也是因为汶川地震改变了人生轨迹,我们戏称自己是“被震坏脑子的一代”。踏入公益,我有了看世界的新视角,每天都有很多事值得做,这次转型给我打开了新的人生窗口。
现在的彬彬,在为气候变化奋力奔走
@农村教育小O:13年前,我开始加入创办自由天空(OFS)——一家致力于农村教育公平的公益助学机构。OFS通过深层持续的项目帮助农村,包括汶川地震灾区。每年到512的时候,满屏幕报道纪念,但真正能帮助当地的重建不是这样的声音。公益项目更是需要一步一个脚印在当地长期做项目。但我们经常忘了这点。
@因为小女孩开始致力于失独家庭的李敢:
九年前的汶川地震,我作为深圳义工青年突击队的成员,震后第三天奔赴灾区,开展心理救援。她是重灾区绵竹一所学校的初二学生,目睹了楼塌房倒,同学的离世,但给我印象深刻的是她的坚强和勇气。当我问她以后有什么梦想时她说:我长大后要当演员,赚了钱我要帮助那些失去爸妈的同学,那些失去了孩子的父母。
我听了很震撼,也在那个时候我大面积接触到了"失独家庭"。半年后的圣诞节,我收到了多名灾区孩子的问候短信,其中有她!当我告知她,叔叔快乐不起来,因为我的天使在一天前回到了天间……
接下来的时间,她成为了治愈天使,用远隔千里的爱心支持着当时虚弱的我。她曾经写过的一条长长的短信,与曾在那个时候支持过我的人留下的信息,被我保留了五年多,直到手机丢失,我曾给丢失的手机留言,愿意重金回购,希望能送还手机……
2009年3月5日,因为四川救灾和失去爱子的缘,我开通了热线开始为失独家庭提供免费心理援助。九年间,过年过节常能收到彼此的问候,2017年,长大的她来了深圳,来到了星聆相约---失独家庭关爱热线,而且告诉我,她想来这里,回报深圳人民的爱,传递深圳义工的精神,践行扶助失独家庭的诺言!
十年过去了,你有没有想说的话?
老土:起源于美国芝加哥大学的社会企业,致力于中国农村可持续发展,热爱讲述中国农村的故事,主要从事文化策展、纪录片、乡土教育、生态旅游、生态农产品等事儿。
本文由土逗公社与老土联合发布
作者:罗家女子
编辑:小蛮妖
关于【纪念日百货上班怎么样】和【如何做知识付费创业】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热烈欢迎大家留言讨论,我们会积极回复。感谢您的收藏与支持!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