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欧洲织锦
苹果汽车已经拖了很多年了,现在还没有看到。一岁多的小米已经领先。
上周,据新浪科技报道,小米的汽车制造即将迎来一个重要节点——雷军将于8月向公众展示小米的工程原型,然后开始一系列测试。
自从雷军宣布他将亲自带领团队完成他生命中最后一个重大创业项目以来,小米汽车的进度条几乎一直在刷新。
一位接近小米汽车的人士透露,随着2024年大规模生产的目标,所有工作都在加速。小米员工和小米的合作伙伴也透露,这主要是因为雷军在小米汽车上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只要他在小米科技园工作,他几乎三分之二的时间都会花在小米汽车上。”在小米科学技术园,小米汽车只在办公楼里。
作为所谓的“一英雄三帮手”,小米的造车不仅依靠自己的努力,还依靠许多“朋友”的力量。
小米的“朋友圈”
同年9月,福田汽车赔偿了宝和汽车4亿元贷款。市场传言,福田汽车为小米收购宝和汽车做了准备,并将宝和汽车18万产能转让给小米汽车项目。
不幸的是,上述两个传闻最终没有得到落实。然而,小米实际上接触了很多A股上市公司,一些企业也坦言已经进入小米汽车供应商体系。
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上市公司奥联电子表示,公司正在与特斯拉、小米汽车、理想汽车和威莱汽车进行接触,相关合作意向正在协商中。该公司甚至在2021年报中提到,已进入小米汽车等新能源汽车供应商体系。
博骏科技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表示,公司已与小米汽车取得联系,主要是在汽车零部件方面。
美利科技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表示,目前,公司和小米汽车都处于发展初期,将根据小米的进展进行推广。
志云表示,将积极拓展进入小米新能源汽车供应链的机会。伊斯顿在机构研究中表示,小米汽车是公司的目标客户,并与小米建立了沟通。
目前,上述企业在各自领域都表现突出。他们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小米的供应商体系,进而帮助小米快速实现“造车”和“量产”的目标。
[直播竞答]
小米的“自己的人”
除了外部合作伙伴,小米还通过投资吸引了“自己的人”。
据不完全统计,雷军资本已经部署了十多家自主驾驶相关公司。在自动驾驶传感层,小米投资了合赛科技、宗木科技等,制定了多传感器融合方案;在决策层增加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全面掌握神东科技。
除了资本布局,小米还在智能汽车领域积累相关专利。
根据smart bud data,截至2020年底,小米已经申请了841项汽车相关专利,主要集中在无线通信网络、电子数字数据处理、数字信息传输、图像通信、交通控制系统、测距、导航等方面。其中13.67%的专利为国际专利,尚未涉及整车或零部件的专利技术。
在外观设计方面,根据新浪科技信息,小米汽车从hewest挖了一个团队,这也是威马概念模型Maven的设计和工程团队。
据金融通讯社7月21日消息,上汽通用五菱销售公司前副总经理周川将于8月正式加入小米担任营销总监,并直接向雷军汇报。这一信息已经周川本人证实,但他没有透露更多信息。
有分析人士表示,销售岗位属于后端业务岗位,小米汽车招聘销售主管意味着小米汽车项目的生产进度进展顺利,小米车可能很快就会见到你。
从“内”到“外”,小米的道路似乎已经铺好了。
几率有多大
众所周知,汽车制造是一项非常昂贵的生意。
威来的李斌说,汽车制造的门槛已经提高到400亿元。小米特别提到,当它进入该局生产汽车时,有1000亿元的资本准备。
时间成本比纯粹的金钱成本更重要。比亚迪的王传福在谈到小米的汽车制造时说,50亿美元的损失是一件小事,时间成本是一件大事。很可能一条路线错了,三年都白白浪费了。无论多少钱都无法取代它。
在小米的计划车辆生产计划中,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是在2024年实现第一款车型的批量生产。从现有流程来看,实现这一目标仍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首先是研发。回顾国内汽车制造业新生力量的发展历程,威莱es8花了37个月的时间才开发并登陆。小鹏G3花了四年时间才上市。Ideal于2015年7月成立,Ideal one于2019年底交付。
在不牺牲产品质量的同时,汽车制造的新力量将大规模生产时间缩短到了极致。但平均而言,可以看出,一家初创公司设计和开发一辆新车并投入批量生产大约需要四年时间。尽管小米整合资源和资本储备的能力优于上述公司,但面对2024年的大规模生产计划,小米仍需要做出很大努力。
第二是工厂问题。在小米投资者日,雷军透露第一家工厂将位于北京亦庄,但没有透露与汽车生产相关的问题。
据推测,小米汽车仍面临生产资质问题。毕竟,车辆安全不是一件小事。参照以往威莱通过江淮OEM获得生产资质的案例,小鹏在海马OEM之后购买了福迪的生产资质和力帆的生产资质,不排除小米未来也将通过合作和采购获得生产资质。
最后,即使有合格且稳定的OEM,如何完成大量订单也是一个问题。
当威莱、小鹏、理想和其他品牌的首批车型交付时,它们都经历了艰难的产能提升。就连特斯拉在上海工厂开工前也曾处于交货真空状态。
“过去不会忘记未来”。尽管小米汽车得到了雷军资本的支持,但要在三年内制造一辆汽车并不容易。雷军恐怕逃不了“魏小莉”踩过的坑。
此外,雷军此前表示,首款车型的价格范围可能在10万至30万元之间,可能是SUV或轿车。据中国乘用车联合会数据显示,2021,价格区间在8-25万元的车型占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的70%以上,可以预见小米汽车将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
目前,以“威小利”为首的汽车制造新军年销量已达近10万辆,但小米汽车的第一款量产车型尚未发布。根据2022年上半年的交付数据,小鹏汽车在汽车制造新军中的交付量最高,其次是哪吒汽车、理想汽车和零运行汽车。威莱,曾经是汽车制造新军交付量的第一大客户,已经退出前三名。
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也预测,未来5-10年,全球汽车制造企业将减少到10家主要汽车企业。
对于小米汽车而言,其竞争对手“威小利”和“哪吒”正越来越自由驰骋,但它们进入充满不确定性的市场需要两年时间。
参考资料:
国金证券小米汽车制造的启示
为什么手机制造商生产汽车 方正证券Founder Securities称,消费电子产品转向智能汽车背后的逻辑
《证券时报》:“小米的自动驾驶汽车来了!雷军在领导团队!这些公司披露他们与小米有联系。”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