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商决定了孩子会飞多少,习惯决定了孩子会飞多少
原标题:躺着玩手机,13岁男孩双脚静脉血栓症:10年后,拉开孩子的差距是这4个习惯
好可怕!
西安男孩磊磊,13岁双下肢静脉血栓,随时有生命危险!
这种病一般见于老年人术后长期卧床不起的人群,健康的孩子怎么会得呢。
原来,磊磊和家人闹别扭,把自己关在房间里,除了吃饭上厕所,还躺着玩手机,坐着玩电脑。
磊磊是因为连日运动不足,水很少。
孩子仅仅因为活动不足就得了下肢静脉血栓症,虽然是个例子,但不得不承认,长期休假中孩子们的活动量非常小。
孩子大多呆在家里,除了写作业,其余时间都是坐在沙发上摆弄手机iPad,坐在电脑前玩游戏,睡懒觉,懒散运动。
脑科学家洪兰教授说,做运动,大脑会分泌三种神经传导物质多巴胺血清张素和正肾上腺素。
这些物质是促进神经连接的关键,有益于提高儿童的智力发展。
所以不管开学与否,孩子每天都要有一定的活动量,从小就要养成运动的习惯。
好孩子源于好习惯,平凡的孩子输给坏习惯。
未来拉开孩子差距,不是智商,而是从小养成的各种好习惯。
除了运动之外,父母还应该帮助孩子养成以下四个受益的好习惯。
生活规律
知道上有一个问题:学霸的工作怎么做,为什么都不困
衡水中学文科状元北大中文系15级的刘嘉森回答:。
“学霸不困,不是体力,而是自我管理。”
他刚上高中时,成绩超过了省1000名,一直拼到全省第二文科第一,依靠有规律的生活节奏和学习节奏。
他的工作表如下。
在衡水中学的三年里,他做了十几万道题,把完成的卷子堆了两米多,每天都高效充实,乐此不疲。
进入北京大学后,他仍保持着这个好习惯。
[焦点资讯]
除了顺利完成学业和学生会的工作外,他还在全国进行了400次演讲,写了100多篇文章。
规律高效的一天,每天坚持下去,是无数规律高效的明天,孩子的未来一定会走向优秀。
家长们从小就有明确的时间规定,让孩子养成有规律的生活习惯,几点起床吃早饭做作业活动睡觉等。
无论开学还是不开学,孩子的生物钟都处于一贯的学习状态,而不是假期散漫开学后匆匆适应紧张的校园生活。
长期坚持下去,孩子不仅身体健康,还形成了自觉制定计划的习惯,人生更有计划性,一步一步踏实走下去。
自觉自律
美国一个组织花了10年时间采访政界、商界等各界名流
一个人的未来,是实现一生的抱负,还是落到平凡的日常,区别不是天赋智商家庭教育的背景,而是自律。
自律意味着自制,意味着不被性冲走。
一个孩子有多自律,未来有多美好。
日前,王俊凯在网络课间发布新歌《成长》,一语道破了他成长的困难:“看着我随意成长,勇往直前。”。
小时候放学后,妈妈会督促王俊凯写作业,而且一定要做完作业才能做其他事情。他的微博上有很多在家做作业的场面。
随着时间的流逝,他自然而然地习惯了,即使不被父母催促也能优先完成作业,非常自觉。
11岁的时候,他是杰伊 我想成为像蝴蝶一样的歌手,所以应征了练习生。
于是每周六我就早早起床,坐两个小时的公交车去上声乐课上舞蹈课。
一上课就累了一整天,得了低血糖。练习舞蹈时肌肉酸痛,他流下了眼泪。
当时他所属的事务所有20名同龄男孩,只有他坚持到了最后。
高利基说:“即使是自己小小的自制力,人也会变得坚强有力。”。
忍着辛苦,压抑着疲惫,自觉努力,王俊凯一出道就成了TFboys队长,17岁登上春晚舞台,18岁用了两个月的备考时间以超过艺考线98分的成绩考上北京电影学院,20岁成为联合国环境署亲善大使…
自律的孩子,小时候是什么样的。
他知道自己该做什么,该做什么,并压抑自己的欲望去执行,对未来有一个清晰的计划。
无人的优秀是天生的,在看似辉煌的背后,是苦行僧般的自律。
工作效率高
长假期间,很多家长都为孩子的磨磨蹭蹭而伤脑筋:
早上起床,你需要父母喊几声。
洗脸刷牙需要父母一再催促。
吃饭也磨磨蹭蹭的,催你快点吃,收拾碗;
到了做作业的时间,30分钟就能完成的事,勉强拖了2个小时……
家长赶紧抢分放火,孩子还慢吞吞地说话,怒吼打打无效,越催越慢。
如何让我们的孩子养成高效的习惯。
一位母亲为儿子买了3个沙漏,分别计时5分30分60分。
早上,她把沙漏拿到儿子面前5分钟,让他在沙漏流出来之前起床。
写作业时,她根据作业的多少把30或60分钟的沙漏放在桌子上,让儿子在沙漏流出来之前完成。
孩子不知道5分钟有多长,对30分钟60分钟也没有概念,但看到流沙一点点往下掉,很快就掉了一半,发现时间不多了,赶紧行动起来。
现在,她的儿子不需要督促,而是给自己限制时间,优先完成最重要的事情。
根据脑科学的研究,10岁以内的孩子大脑兴奋周期不到55分钟,10~12岁的孩子不到75分钟。
即使孩子拖着拖着,如果超过大脑的兴奋周期,孩子的大脑也会进入抑制状态,反应迟钝,效率降低。
所以从小就要为孩子养成高效的工作习惯,不要打疲劳战。
与其笼统地催孩子“快点”,不如让孩子限定明确的时间,通过计时时间来提高单位时间内的工作效率。
自己的事自己做
这个长假,大部分家长都参加了孩子的各种打刻,但并不是所有的打刻都能像雷电一样耐受。
比如孩子做家务打卡。
毕竟,督促孩子学习很吃力,打一张与学习无关的牌似乎没那么重要,不坚持就可以坚持下去。
真正优秀的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从不懈怠。
特别佩服琪琪妈妈,一天没穿就把孩子的家务做完了。
一位母亲说:“这些家务其实我能应付得很好,但我就是让孩子做,一方面不想被宠坏,另一方面想让孩子知道母亲的辛苦和困难。”。
只有父母当了父母,才懂得父母的难处。如果父母不吝惜孩子,孩子将来就不能成为大器。
正如广西高考状元杨晨煜的妈妈所说:“监督孩子养成习惯,这个过程是痛苦的,但定型以后,后面的路就好走了。”。
成长是一条不可逆转的单行道线,我们给孩子留下最大的财富,不是多少财富,而是一生受益的好习惯。
运动使孩子身体灵活,工作节奏使孩子身体更好,自觉自律能不断挖掘孩子的内驱力,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能让孩子更有责任感。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 正如詹姆斯所说:“播种下一步行动,收获习惯。播种下一个习惯,收获性格。播种下一个性格,收获命运。”。
智商决定了孩子会飞多少,习惯决定了孩子会飞多少。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