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深刻把握政治协商的本质方向和基本原则
一是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的有机统一。是时代的口号,是实践创新的先行者。树立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前提和关键。加强党对政治协商的领导,充分发挥政治协商的作用,首先要求有明确的问题意识和问题导向,明确为什么要协商,围绕什么问题协商,通过协商解决什么问题。当前,中国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全面开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使我们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一系列亟待回答和解决的现实问题。各种现实问题归结到一个根本问题,就是如何全面把握世界前所未有的变化及其发展趋势,如何全面把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及其历史进程,如何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如何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如何提高国家治理现代化水平以更好促进经济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各层次各领域的政治协商要围绕这些根本性重大性问题,通过民主协商增进政治共识,回答时代人民实践的问题,把握历史主动权战略主动权战略主动权。坚持问题导向,回答现实问题,就是为了实现一个共同的目标,就是通过政治协商,求同存异,汇聚和收敛分歧,在根本性重大问题上统一认识和意志,紧密团结党周围的一切力量,推动形成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合力。
第二,坚持广泛参与和平等协商的有机统一。政治的一个突出特点和明显优势就是广泛参与。在党的统一领导下,通过政党协商CPPCC协商等渠道,发展广泛的政治参与,确保各民主党派和各族各界人士有机会参与党和国家的重大政策以及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的民主协商,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独特功能,也是人民民主在我国全过程中的显著优势。全程人民民主不仅有完整的民主选举制度程序保证选举民主的真实性和有效性,还有完整的政治参与制度保证协商民主的普遍性和可持续性。它实现了过程民主与结果民主程序民主与实质民主直接民主与间接民主人民民主与国家意志的统一。是全链条全方位全包容的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有效的社会主义民主。”在党的领导下,参与协商的各方以平等的地位和态度进行平等的讨论和坦诚的对话,无疑将极大地增进政治发展的共识,凝聚政治发展的力量。平等协商越多,政治共识越强。这既是党领导政治协商的成功实践经验,也是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原则。
1e
发表评论